top of page
Recent Posts






Archive
Tags


【新聞稿】走入大航海時代的基隆!甲必丹重現十七世紀海洋文化
走入大航海時代的基隆!甲必丹重現十七世紀海洋文化 台灣登上世界舞台400年!1597年,科羅內爾(Hernando de los Rios Coronel)以其繪製的台灣和菲律賓海圖向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Felipe II de...


船上的酒
大航海時代酒是船上的重要物資,一方面因為木桶儲存飲水容易腐壞,一方面需要酒提供水手熱量,此外船上木桶一再混裝亦創造許多新的酒種。 (無)


雞籠港前世今生
本圖將西班牙時代的聖薩爾瓦多城與西班牙大帆船、已顯陳舊的港口設施,與現代的郵輪放在同一個場景,表現基隆的前世今生。 無論稱「聖薩爾瓦多城」或「北荷蘭城」,其遺址目前就在台船船塢與工廠的地下,我們期待台船遷走並開始發掘遺址,由考古學者進行仔細的研究調查,發掘出的重要文物收藏另...


荷鄭北荷蘭城爭奪戰
1666年6,000名鄭經的軍隊圍攻僅有300名守軍的北荷蘭城九日不下,死傷1,000餘人最後無功而返,西方式堡壘的優越性由此可見。 1665年鄭經派船6艘,搭載70名士兵到淡水佔領已經廢棄的堡壘,控制了糧食的供應造成雞籠荷蘭人的糧荒。1666年6,000名明鄭的軍隊圍攻雞...


番字洞
荷蘭人於1668年離開時士兵在海濱的岩洞中留下許多荷蘭字跡,主要內容為駐守此地荷蘭士兵的姓名與抵達的年份,此即「番字洞」的由來。 荷蘭人於1668年炸毀雞籠要塞離去時,有士兵在島北方岸邊的岩洞中留下了許多荷蘭文的書寫字跡,包括”1664、1666、1667,Jacol...


北荷蘭城
1642年8月26日荷蘭人攻佔了雞籠,並將西班牙式地名全部改為荷蘭式地名,譬如將「聖薩爾瓦多城」改為「北荷蘭城」。 雞籠聖薩爾瓦多城的西班牙人投降荷蘭時共446人,包括115名西班牙人、60名婦女與孩童、116名奴僕,以及62名邦般牙人(Pampanga)、93名卡加延人(...


聖薩爾瓦多城戰役中的卡拉維爾船
1642年8月荷蘭人進攻雞籠艦隊中的一艘卡拉維爾帆船(Caravel)在八尺門外海支援登陸艇上岸。 根據荷蘭文獻,一艘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卡拉維爾帆船(可能是tartana型)參與了1642年8月10日由Hendrik Harouse (哈囉色)率領攻打雞籠的艦隊支援登陸八尺門...


第二次聖薩爾瓦多城戰役
1642年8月20日荷軍17艘登陸艇在八尺門水道登陸意圖奪取聖薩爾瓦多城後方的制高點。 荷蘭人分別在1641年與1642年發動過兩次對聖薩爾瓦多城的戰爭。第二次進攻於1642年8月10日由Hendrik Harouse (哈囉色)率領,擁有4艘船艦(Wydenes,...


三貂角烽火台
西班牙人在三貂角高處設有烽火台並有駐軍負責瞭望,當發現有荷蘭船靠近時就升三把火為信號通知附近的西班牙船隻趕快走避。 「Santa Catalina」灣(聖加大利納灣,今蘭陽平原海岸)北端的終點是「Punta Santa Catalina」(今三貂角),它位於北緯25度,是台...


荷蘭船窺視雞籠
1629年8月18日荷蘭船「Domburch」號在雞籠港外窺視,來雞籠之前這支荷蘭艦隊已經在淡水與西班牙人發生過海戰。 西班牙人佔領雞籠島後,次年荷蘭人在日本長崎得到消息稱中國帆船從馬尼拉載著石灰石與其他物資做為建設簡易的堡壘之用。這時巴達維亞已經知道西班牙佔領雞籠之事,並...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