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荷鄭北荷蘭城爭奪戰


1666年6,000名鄭經的軍隊圍攻僅有300名守軍的北荷蘭城九日不下,死傷1,000餘人最後無功而返,西方式堡壘的優越性由此可見。

 

1665年鄭經派船6艘,搭載70名士兵到淡水佔領已經廢棄的堡壘,控制了糧食的供應造成雞籠荷蘭人的糧荒。1666年6,000名明鄭的軍隊圍攻雞籠北荷蘭城,城中有300名荷蘭士兵,圍攻9日不下還造成約一千人的死傷,最後退往淡水 (註1), 之後更全部自淡水撤退。到了1668年7月荷蘭人也主動自雞籠撤軍,離開前炸毀了北荷蘭城。本圖表現明鄭大軍圍攻北荷蘭城,當時已復建其他幾座稜堡,並且多了幾座原來沒有的半月堡,這是荷蘭堡壘的特色,也出現在大員的熱蘭遮城。

鄭經的軍隊雖然接手了雞籠與淡水,但由於明鄭的重心在台灣南部,無心也無力長期派兵駐守北台灣,不過根據《巴達維亞城日記》,1668年1月有一艘荷蘭船航行經過雞籠,見到堡壘已經倒塌,但是堡壘上懸掛數支明鄭的小旗,由此可知當時明鄭還有駐軍。 (註2)

明鄭時代雞籠與淡水的貿易已經萎縮,只剩下硫磺鹿皮與米等少數商品。明鄭軍隊可能在1670年代撤離北台灣,1680年馮錫範聽說清朝的海壇總兵林賢有意渡海進佔雞籠做為攻台的基地,決定派林陞率兵北上摧毀雞籠與淡水的堡壘防止為清軍所用,遺址再次遭到浩劫。 (註3)

除了少數駐軍,當時的北荷蘭城遺址還被用作流放罪犯之用。根據清康熙年間鄭義鄒著《鄭成功傳》中所述:「竄承疇及楊明琅眷屬百餘口於雞籠城」。(註4)

承疇就是降清的洪承疇,楊明琅是批評崇禎為亡國之君的大臣,鄭經進入泉州時將其兩人的眷屬百餘人擄往台灣關押於雞籠城。 (註5)

同樣的事情《台陽見聞錄》中亦曾記載:

又小雞籠嶼突浮海中,上有礟城,荷蘭時築,今遺址尚存。按諸羅誌云,偽鄭人泉州竄楊明琅等眷屬於雞籠城,明琅崇正間翰林甲申之變,明琅降賊,嘗乘馬過梓宮,揚鞭而指之曰,此誠亡國之君也! 聞者惡之。(註6)

1672年10月13日鄭經與英國東印度公司簽約合作,總共13項條文中的第7項曾提到雞籠:

暴風或其他烈風時,英人船隻得駛入國王治下之各處,正如第5項之規定,但除特別緊急時外應避免駛入雞籠港。 (註7)

由於鄭經需要英國人的軍事技術與裝備以對抗清軍,所以合作條件都很優渥,但在第7條卻單獨挑出「應避免駛入雞籠港」,可能因鄭經的軍隊已在1670年撤離北台灣,當時的雞籠因無軍隊駐守,所以不希望外船駛入。

1681年鄭克塽又派右武衛將軍何佑來守雞籠與淡水,並在舊址築城,由於徵調原住民勞務過重,引起叛變,1682年鄭克塽還發兵平亂,此外雞籠駐軍病死者過半,真是焦頭爛額 (註8)。 1683年澎湖海戰失利,何佑聞訊後擅自從淡水撤離,並派他的兒子何士隆向施琅接洽投降 (註9)。 隨著8月13日鄭克塽降清,雞籠與淡水歸入大清帝國版圖。

---

註1: 鮑曉鷗,《西班牙人的台灣體驗 1626-1642,一項文藝復興時代的志業及其巴洛克的結局》,頁411。

註2: 陳宗仁,《雞籠山與淡水洋,東亞海域與台灣早期史研究》,頁327。原始資料出自村上直次郎譯著,中村孝志校註,《巴達維亞城日誌,第三冊》,頁366-367。

註3: 陳宗仁,《雞籠山與淡水洋,東亞海域與台灣早期史研究》,頁329。

註4: 〔清〕鄭亦鄒,《鄭成功傳》(台北市:中央研究院談灣史研究所),頁29。

註5: 〔清〕周鍾瑄,《諸羅縣志》(台北市:中央研究院談灣史研究所),頁284。

註6: 〔清〕唐贊袞撰,《台陽見聞錄,卷下,山水篇》,頁231。

註7: 賴永祥,〈台灣鄭氏與英國的通商關係史〉《台灣文獻第十六卷第二期. 1965年》,.頁7。此處國王係指「台灣國王」鄭經。

註8: 陳宗仁,《雞籠山與淡水洋,東亞海域與台灣早期史研究》,頁331。 註9: 陳宗仁,《雞籠山與淡水洋,東亞海域與台灣早期史研究》,頁326-329。原始資料出自村上直次郎譯著,中村孝志校註,《巴達維亞城日誌,第三冊》,頁361-364,366-367。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