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聖薩爾瓦多城


西班牙人在占領北台灣期間於今天的和平島建造帶有4個稜堡的文藝復興式堡壘,命名為「聖救主城」( Fuera de San Salvador)。

 

「Fort San Salvador」(聖薩爾瓦多城)初建於1626年,至1636年擴建完成。設計者是Nicolás Bolen (尼可拉斯·波領) (註1)。 「聖薩爾瓦多城」與大員的「熱蘭遮城」(Fort Zeelandia)類似為下寬上窄稜角型的海防堡壘,周長共約400公尺左右,城正面寬約101米,高約6.6米。城門有分陸城門與水城門。面海的城牆前還有船的錨泊地,是當時東亞最大的一座,比菲律賓、澳門或荷蘭人在大員的熱蘭遮城都要大。 (註2)

聖薩爾瓦多城的設計師尼可拉·波領(Nicolás Bolen)原來是遠征軍的砲手,留在雞籠擔任此項工作是因為他具有火炮攻防規劃的專長。波領原來年薪200披索,馬尼拉總督顯然對他的工作很滿意,兩年後將他的年薪調整為250披索,當時雞籠的長官年薪也才516披索。(註3)

聖薩爾瓦多城的四個角落各有一座稜堡,分別是左前的「San Antonio Grande」(聖安當大稜堡)、右前的「San Antonio Chico」(聖安當小稜堡)、左後的「San Juan」(聖若翰稜堡)、右後的「San Sebastián」(聖巴斯地盎稜堡)。一般這類城堡在轉角處會設有圓型亭子狀的瞭望哨,但不確定聖薩爾瓦多城有沒有。

由於工程浩大材料缺乏,直到1636年只有面向外海的「San Antonio Grande」與「San Antonio Chico」是完全石造的稜堡,面向海灣內的「San Sebastián」只有底部是石造的,至於最靠內的「San Juan」則完全是木造的。不過到了1638年似乎已經有了改善。 (註4)

聖薩爾瓦多城是陸續完工並經過多次拆毀,所以4個稜堡同時存在的時間很短,此外護城河也是荷蘭人來進攻前才挖掘注水,所以聖薩爾瓦多城大部分時間都不像本圖所呈現的模樣。 原來雞籠島與港區泊地統稱為「Santísima Trinidad」(聖三位一體),主城堡被命名為「Fort San Salvador」(「聖薩爾瓦多城」,或以意譯為「聖救主城」),不過不久之後「Santísima Trinidad」的名稱就消失了,「San Salvador」既是城名,也是島名。

「聖薩爾瓦多城」雖然中文翻譯習稱其為「城」,但實際是「堡」,在十六七世紀的歐洲與殖民地習稱為「護堡」(citadel)。通常是4座稜堡的方形堡壘,緊貼著一座城市而建,兩這關係就像一個城市分為大小兩個部分一樣。如馬尼拉的聖雅各要塞(Santiago)、甲米地的聖腓力堡(San Felipe, 1595)、怡朗要塞(1616)、巴達維亞要塞(1619)、媽港的聖保祿山城(Sao Paulo de Monte, 1620)、漁人群島要塞(1619)、大員的熱蘭遮城(1624)、雞籠的聖救主城(1626)、棉蘭老三寶顏的聖若翰要塞(Fuerza de San José 1635),最後兩者有若孿生,幾乎建於同時,也有著共同的命運 (註5)。Fuerza de San José在1734年因為聖母顯靈神蹟改名為Fort Pilar,該城堡今日尚保存完好,是研究雞籠聖薩爾瓦多城的重要參考樣本。

---

註1: 鮑曉鷗,《西班牙人的台灣體驗 1626-1642,一項文藝復興時代的志業及其巴洛克的結局》,頁404。

註2: 鮑曉鷗,《西班牙人的台灣體驗 1626-1642,一項文藝復興時代的志業及其巴洛克的結局》,頁187。

註3: José Eugenio Borao Mateo, Experience in Taiwan 1626-1642: The Baroque Ending of a Renaissance Endeavour,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09, pp236.

註4: 李毓中,季鐵生,〈西班牙殖民時期北台灣人文景觀的模擬建構〉,收錄於《帝國相接之處-西班牙時期台灣相關文獻及圖象論文集》,頁164。

註5: 鮑曉鷗,《西班牙人的台灣體驗 1626-1642,一項文藝復興時代的志業及其巴洛克的結局》,頁223-224。筆者按:所謂「媽港」即「澳門」(Macau)、「漁人群島」即「澎湖」(Pescadores)。 而San José翻譯成「聖若翰」習稱「聖荷西」。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