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生理人


「生理人」在雨中的舢舨上。當時西班牙人稱閩南華商為Sangley,我們今天閩南語還稱「生意人」為「生理人」。

 

「生理人」(Sangley)是呂宋島的西班牙人對中國商人與移民的稱謂,可能來自於閩南語的音譯,直到今天閩南語與客家語仍稱做買賣的生意人為「生理人」。

由當時西班牙人的記載中看得出,他們對於生理人的勢利狡詐與貪婪印象深刻。Jacinto Esquive神父曾這麼說:

Se lo pagan lo hacen los Sanleyes (給錢滿意,中國人就會工作)

道明會主教阿都阿鐵(Diego Aduarte)說:

獵犬對獵物的敏銳還不如中國人對錢。(註1)

在當時的西班牙人認為中國人逐利、好利,而且相當勢利。生意人追逐利益是天性,無可厚非,但生理人不僅逐利好利勢利,還很不守信用,經常講好的條件第二天反悔要求加價。甚至用外表包銀的假披索藏在袖裡,故意交易不成將對方真的銀幣掉包換成假的還給對方。 (註2)

Jacinto Esquive神父記載西班牙人用白銀向原住民購買魚、獵物、木柴、鹽以及其他東西,中國商人則用「小東西」(chucheria),即「賤惡什物」(明李廷機言) (註3) 來向原住民交換金、硫磺、藤獸、皮等物,而原住民與西班牙人交易所獲得的銀最後也都流向中國商人 (註4), Sangley成為整個交易中最大的獲利者。

原住民本來對銀的價值沒有太大概念,但生理人鼓勵原住民在與西班牙人交易時要求對方用銀幣支付,因為生理人對白銀有無窮盡的胃口,於是透過這種三角交易,白銀大量流入生理人之手。Esquivel Jacinto神父曾在報告中說:

這些原住民賣魚獲、獵物、柴火、鹽及其它的小東西給我們,要求用銀。這些唐人常常以他們的小東西換取原住民擁有的金子、硫磺、水藤、皮革以及其它東西 (註5)

Esquivel Jacinto神父的報告寫於1632年,當時西班牙人剛佔領雞籠不久,Esquivel Jacinto就看出白銀流向問題的嚴重性並列為報告結論的三個危機之一(另外兩個是荷蘭人的威脅與明朝的海禁)。Esquivel Jacinto能看出這三個問題若沒有解決日後將會帶來傷害,可謂洞燭先機。

---

註1: 陳宗仁,《雞籠山與淡水洋,東亞海域與台灣早期史研究》,頁248。

註2: 陳宗仁,〈1632年傳教士Jacinto Esquivel報告的解析——兼論西班牙佔領前期的臺灣知識與其經營困境〉(台北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頁18-19。

註3: 李廷機,〈報徐石樓〉,收藏於《明經世文編選錄》(台北市: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1),頁198。 註4: 陳宗仁,《雞籠山與淡水洋,東亞海域與台灣早期史研究》,頁39。 註5: 陳宗仁,〈1632年傳教士Jacinto Esquivel報告的解析——兼論西班牙佔領前期的臺灣知識與其經營困境〉《台灣文獻第六十一卷第三期》,頁27。原資料出自 Spaniards in Taiwan , pp. 177。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