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桶方堡


「桶方堡」 (El Cubo)是防守八尺門水道的圓型堡壘,位於今社頭福德宮碼頭,負責監視進出水道的船隻與對岸要來島上的渡船。

 

八尺門水道位在和平島的東北方,是分隔和平島與台灣本島的一條狹窄水道,因為寬不足百米而被稱為「八尺門」,西班牙人將其稱為「小口」(boca chico)。

八尺門地形險要,西班牙人在和平島端設有一座小型堡壘「San Luis」(聖路易堡),裝備1座劣等小加農砲(7磅砲)、2座青銅鷹砲(4磅砲)防守,凡是通過水道的船隻或要登島的渡船都要經過允許。事實上1642年荷蘭人來攻打聖薩爾瓦多城就是從這附近登陸的。 (註1)

「San Luis」雖名為「堡」,但規模不大只是個哨所等級,被西班牙士兵暱稱為「El Cubo」,在鮑曉鷗的《西班牙人的台灣體驗 1626-1642,一項文藝復興時代的志業及其巴洛克的結局》中將其翻譯為「桶方堡」(註2), 讓人覺得它似乎是一座方型的堡壘,但李毓中與季鐵生的論文中卻稱其為「圓堡」,並且舉呂宋北方的「路那」(Luna)堡為例。 (註3)

在西班牙文中「Luna」是月亮,所以「路那堡」是圓形的可以理解,而「Cubo」在西班牙文中既是立方體,同時也是水桶的意思,那麼到底「El Cubo」是方型還是圓型的堡壘?根據荷蘭人占領後,Simon Keerdekoe(西門‧給爾得辜)所繪的地圖,在八尺門水道口突出的位置堡壘的圖案很明顯是圓型的,所以推斷可能是圓堡。

在1934年第一座跨越八尺門水道的橋梁建造之前,和平島是真正的離島,都要靠擺渡進出。由於和平島一直是要塞地區,根據地方耆老說當年擺渡都要先舉火通知島上的哨所同意才能渡過來,這個規矩可能從「桶方堡」時代就開始。

---

註1: 陳宗仁,《雞籠山與淡水洋,東亞海域與台灣早期史研究》,頁304。 註2:鮑曉鷗,《西班牙人的台灣體驗 1626-1642,一項文藝復興時代的志業及其巴洛克的結局》,頁185、197、387。 註3:李毓中,季鐵生,〈西班牙殖民時期北台灣人文景觀的模擬建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