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小澗內


雞籠的華人聚落「小澗內」(Parián),根據西班牙人的記載這兒兩旁屋簷交錯蔽天,狹窄的巷弄中販賣奇怪的東西讓空氣中充滿各種氣味。

 

黃麗生據《西班牙人在臺灣(1626-1642)》、《西班牙人的台灣體驗1626-1642:一項文藝復興時代的志業及其巴洛克的結局》(The Spanish Experience in Taiwan, 1626-1642)等史料以及其他論著,有以下觀察:西班牙人在1626年占領此地時即已見到島上有漢人聚落與市集,西班牙人統治之後漢人並未離開。根據西班牙人描述漢人聚落Parián位在聖薩爾瓦多城的後方,漢人稱做「哨船頭」的地方。在島的南側形成建築良好的市街,有各式商店與商人,西班牙人稱之為「聖薩爾瓦多大街」,也就是漢人稱的「福州街」。由此可見,西班牙人來到之前雞籠的漢人聚落已經有農、工、商各種行業,顯示有朝向定居性移民聚落的發展趨勢。 (註1)

1632年艾基水神父(Jacinto Esquivel)也提到雞籠的Parián,他說中國人的房屋「已然成形一區,由於福建距離這兒很近,生理人來此是為了做生意,停留時間會盡量縮短,所以房舍規模大概也很難多於10所。」 (註2)

以上無論Parián、聖薩爾瓦多大街、福州街指的都是同樣的地方那就是「小澗內」,因為馬尼拉有兩三萬人的華人區稱為「澗內」,雞籠只有一兩百人的華人聚落便被稱為「小澗內」了。根據西班牙人的地圖,沿著海灣有兩排與海岸平行略帶彎曲的房舍頗符合以上敘述。 但根據地方耆老口述,福州街大約是平一路路頭沿社靈廟後小巷,穿越和平市場,經平二路到和三路台船廠區的聖薩爾瓦多街遺址。然而如此就與海岸呈垂直方向,豈不矛盾?

其實和平島由於日治時代之後大量的填海造陸,輪廓線已經與原始狀態完全不同,最初的和平島靠近內海一側的海岸線是沿著山腳形成一個往內凹的海灣,腹地非常之小,海岸的聚落基本上就是沿著今日的平一路佈局,這就與耆老的敘述吻合了。至於今天的和一路與修造船廠碼頭一帶的平地當初全部都是海水,這就是為什麼當年帆船的錨泊區比今天所見的港灣大很多的原因。

今天難以揣測雞籠「小澗內」的實際體驗,不過大概與其他唐人街類似,街道狹窄行人摩肩接踵,兩旁販賣各種商品,空氣中瀰漫著對於西班牙人來說奇異的味道,這倒是很像對現在平一路市場的描述,這條路就是當年的「福州街」也就是Parián。

在本圖左邊的商家懸掛的幾條魚是今日俗稱的「土魠魚」,學名「馬鮫鰆」,當時叫「Tanguiguie」。從荷治到清代臺灣有三大魚種:土魠魚、烏魚與虱目魚,烏魚偏西海岸,虱目魚在鄭經時代才從東爪哇引進,所以此處選擇土魠魚可能較符合當時的狀況。 (註3)

---

註1: 黃麗生,〈1626西班牙人佔領以前漢人移居基隆和平島歷史進程與性質〉。其徵引文獻包括: ﹝西﹞荷西‧馬利亞‧阿瓦列斯(Jose Maria Alvarez)原著,李毓中、吳孟真譯著,《西班牙人在臺灣(1626-1642)》,頁36-37;﹝西﹞鮑曉鷗(Jose Eugenio Borao Mateo)原著、Nakao Eki譯,《西班牙人的台灣體驗1626-1642》(The Spanish Experience in Taiwan, 1626-1642),頁191-193;陳宗仁,《雞籠山與淡水洋,東亞海域與台灣早期史研究》,頁246-247。原始資料來源:Simon Keerdekoe有關1654年雞籠、淡水圖的報告。

註2: 鮑曉鷗,《西班牙人的台灣體驗 1626-1642,一項文藝復興時代的志業及其巴洛克的結局》,頁193。

[1] 非拉(Pedro de Vera)的地圖收藏(1626),AGI, MP Filipinas 216

註3: 鄭維中,〈烏魚、土魠、虱目魚多元脈絡下荷治至清領初期臺灣三種特色海產的確立〉《臺灣史研究》,第25卷第2期,(台北市: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2018年6月,頁48。

bottom of page